微信矩阵

官方微信

扫码订阅

扫码开票

杂志内容

我写《论画诗一百首》

作者简介:马汉跃,国家一级美术师,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会长,中国作协会员,中国美协会员,中国书协会员等。多次在中国美术馆等及美、意、日、韩等国办展,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国际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、首届世界华人美术金笔奖时代艺术家学术创新奖。出版长篇小说、散文集、诗集《多尔衮》《你是我的宝贝》《如是我闻——中国当代艺术名家访谈录》《倾听》《永远的红果树》《马汉跃抒情诗选》《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精选——马汉跃作品精选》《中国当代名家画集——马汉跃》等三十余种。


微信图片_20231113152059.jpg

这本小册子从开始写作到结集出版大约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,断断续续,或快或慢,而最初可能只是源于一个闪念。

记得是2006年的秋天,我在中央美术学院研修学习,课余时间,一方面写字画画,一方面开始从另一个角度研读美术与美术史论。美院的下午总是温馨而美好,我喜欢一个人在院子里的甬道散步或者躲在书店的一角阅读,一杯咖啡,一本书,淡淡的书香与幽幽的咖啡香气融在一起,阳光的叶子在微风中曼舞,思绪便飘飘袅袅地漫天云游。忽然间想到一个句子,一首诗,一件作品,也许就是某位人物,亦如传说里梦中的偶遇,灵魂的窗子一扇扇开启,那精神于是就萦绕于另一个世界了。想到什么,随手记下几句,过几天再看看,感觉还有点意思,突然就想,假如以这种形式论画也似乎是不错的吧,七言四句,一首一首地写下去,会是什么样子呢?那就不妨尝试一下吧。

那样一个枫叶初染的季节注定了有许多的美好与惆怅。绵绵秋雨,如洗月光,瑟瑟秋风,淡淡初阳……由我受命策划组织的《世纪风骨——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双年展》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。张仃、冯远、龙瑞、靳尚谊、詹建俊、张海、钱绍武、程大利等这些当代中国艺术界的重量级人物也都参加了这次活动。我在访问他们的同时偶尔也会说起正在创作的论画诗系列,得到诸位先生们的许多指教与鼓励,于是信心满满,便决定继续写下去了。

但写了十几首之后,终于没能一气呵成,因为要大量地阅读,因为生活、工作、学习、创作……懒散如我,一件事没有如期做完,总是可以找到许多理由的。中间好像搁置了一段时日,偶尔一次,翻看旧书,见里面夹着几页便笺,是酒店客人使用的那一种,很小的纸张,48开,用铅笔写的,每页一首,还有的做了一些修改,我很喜欢的那种方式。忽有所念,便想起在央美学习的那个秋天,那些关于中国画和中国画论的一些诗句一点点浮上脑海。以新知再续前缘,还是要多写一点吧。

写作,就象你怀揣的一个念想,一旦产生,便无法放下。天风浩浩,细雨飘飘,如酒如歌,如丝如扣。无论深夜还是黎明,无论是在画室还是书房,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,在旅途中,在酒店里,在灯火阑珊、人去酒醒之际,总会想起那些人、那些事、那些翰墨烟云,那些艺林趣闻,一花一草一世界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心有所思,意有所动,如泉水的涌流,总是汩汩而出。如此,把理解一字字记下来,用诗句一行行写下来,零零星星,集腋成裘。十几年光阴似箭,不觉间竟有了这些积累,有了这一组关于画论的小诗。

所谓论画,其实不过是一些随感而已。以“论”称之,也只是想附前人之风雅罢了。我爱好诗词,却不愿深究平仄仄平之学,因为总是为语词的发音之标准犯难。幼时父亲就告诉我,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写诗也会诌。那时农村里找不到什么唐诗宋词的,直到上初中,带语文课的李际昌老师悄悄地教我们背几首唐诗,都是语文课本之外的内容,至今我还能背下来的竟然还有白居易的《观刈麦》《琵琶行》、杜甫的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。后来我本家兄长不知从何处搞来一本《唐诗一百首》,薄薄的小册子,白色封面有点发黄了,书脊也有点破损,他说让我先读明天就要还给人家。翻开扉页,上面应该是书的主人的笔迹,字体娟秀,写着:急借速还莫久留,休学刘备借荆州。我拿回家来,顾不上写作业,也顾不上干活,就快速抄写,我想全部把它抄下来。窗台下,一盏煤油灯,跳跃的火苗闪烁着心头的光影,窗外蛙鸣如潮。母亲知道我是在学习,就一直陪着我,看灯光暗了,就拨拨灯芯,再加点油。整整一夜,直到天亮,终于把这本唐诗抄完。这也许可以算作与诗结缘的开始吧。高中时期,有一段时间着迷一样,竟用稿纸订了一个本本,自己设计封面,上写道:每日一诗。要求自己每天写一首古体诗,实在写不出就硬挤词也要挤出来一首,一本写完竟也丢弃一边了。现在记起竟然有点怀想那个红色封面的小本本了。之所以如此啰嗦,实在是想借此说明对诗的爱好之初始渊源。这本小册子要出版,又配以近年所作部分山水画,确是当年所未曾想到的了。


微信图片_20231113152114.jpg


前年之初,友人知道我写了一些论画方面的诗,就不停鼓动我拿出来与大家共享。我是经不住劝说的,就试着从中选出一部分,居然有一百多首,几经删减,最后定为《论画诗一百首》,有画史,有画论,有读画体悟,有关于历代画家的一些感想,有一个大致的顺序,不成系列,也难分类别,子游兄帮我选了一部分绘画作品作为互补并作后记,书安兄费心安排,仙同磊协助作释注,小友陈旭精心设计版式,才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。

本书即将付梓之际,心有所感,即赋诗一首。诗云:

砚田乐耕秋复春,醉邀明月闲看云。

一炉百家熔南北,三余九鼎问古今。

溪亭阡陌开图画,桃源风烟错绣锦。

回首青山梦里笔,松岚霭霭照斜曛。